特別報導
-
「原價屋」3C資訊通路新模式,「價格透明,貨色齊全,專業服務」消費者願意買單!
智慧型手機的崛起、後PC時代來臨,這幾年電腦產業大受影響,上、中、下游廠商,一直到第一線的店家,全都受到不小衝擊,全台灣電腦組裝第一戰區的光華商圈也不例外,通路店家的經營正受到新的考驗。 然而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原價屋憑著不同於一般店家的策略,提供透明且實惠的價格、線上估價系統、多元資訊的專屬網站和專業服務等經營模式,在競爭激列的商圈中,仍持續穩定成長,並且陸續在北、中、南展店,服務更多電腦組裝玩家,可見原價屋模式,消費願意買單! 原價屋,為什麼可以成為目前台灣,最會賣電腦零組件的實體店家呢? PCDIY!歸納初一個結論,關鍵在於:「價格透明,貨色齊全,專業服務」與「全省統一價」。當玩家與專業用戶,要買電腦零組件的時候,除了可以到線上購物去選購,不用出門就可以敗家之外,最重要的,大家會想要看到實品,線上購物總令人比較不安心。 不過,當到實體店面去買東西的話,即便是到台北光華商場,這個電腦玩家的聖地,電腦零組件的天堂,絕大多數的店家,不是要買的東西沒有,就是價格不透明。原價屋打破了這個模式,要買的東西,不管什麼品牌,不管多高階,幾乎都有現貨,可以說是光華商場,八德商圈裡面,電腦零組件備貨最齊全的店家。 我們以顯示卡來看,光是NVIDIA戰線,原價屋幾乎是什麼品牌,什麼東西,都可以當場買得到,中高階一點的,全部都有,即便是最頂級,也有現貨。即便臨時賣光,店家也能立刻訂貨,隔天就能取貨。然而,全省統一價,更是重點,這讓不是台北地區的玩家與專業用戶,也可以享受到光華商場的價格。 價格對多數消費者來說,是選購上排名第一的關鍵因素,除了價格高低外,想買東西前,往往也需要先得知行情水準才能加以考量。 原價屋一直以來,有一個很好的優勢,就是提供產品網路查價,玩家只要上網連到原價屋的線上估價網頁,馬上就能得知各種產品的價格,上網就能查價相當方便,而且更新速度快,馬上能得到第一手即時報價,網路價格公開透明,北、中、南全台同步。 同時很重要的是,原價屋的價格都是含稅開發票的價格,不會像有些店家仍停留在以前提供未稅價,要求開發票時,還要再加幾%,您所查的價格,就是實際上要附的現金金額,這也是原價屋不同於許多店家的經營模式。 不只是在網路銷售的規畫,原價屋在實體店面的經營,其實也可以看到老闆的用心和企圖心。原價屋的店面一開始只鎖定台北的光華,不過在經營有成後,也快速擴展業務,積極展店,同時服務更多的消費者。 目前原價屋在全台電腦組裝一級戰區 - 光華商圈中,在八德路和光華數位新天地有最多的據點,光是八德路上就有3間店面和1個網路門市,光華數位新天地也有2間,合計有6間服務點,密集度比便利商店還高,來到這,可能很難不逛到,店面的數量可能也是同行中最多的。 而除了台北地區,這幾年原價屋也陸續在中壢、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和高雄地區拓展,台灣整個西部幹線的電腦商圈都可以看到原價屋的影子,若有計畫再攻下東部的宜蘭、花蓮和台東,就能完成全台連線了。 有了方便的網路查價、公開透明價格和整條西部連線店面等特色,若產品不夠多樣、豐富、齊全,還是沒有辦法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DIY玩家。 電腦零組件的產品相當多,不同產品、型號、顏色、品牌,全部就會有上百、上千種組合,從營經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資金調度還是實體空間,當然不可能全都放現貨,還得根據低、中、高階產品、市場大小、促銷檔期等種種因素,同時考量到進貨、銷貨和存貨策略,以取得最佳的平衡點。 原價屋剛開始只有在北部店面時,其實產品就有很多了,而現在規模變大,所能提供的東西更是豐富,從線上查價網頁的分類項目和細項數量,不難發現各品牌、產品、規格都相當多,可以說大部分電腦零組件和週邊商品,您都可以在原價屋中找到,整個電腦產品的貨色相當齊全。 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網站是原價屋最大的利器,同時它整個網站的規畫和設計,也提供許多實用的資訊。店家賣東西、消費者買東西,前者希望能把東西賣掉,後者則希望買到實惠的產品,兩者其實有共同的需求,原價屋網站有電腦整機套裝套餐的促銷網頁,首頁最醒目的莫過於產品促銷訊息,不只是三天兩頭就有新的靚品促銷,價格上往往也是都打壞行情的超殺水準,讓很多玩看得會心癢癢的,有一股想敗家的衝動。 原價屋網店有討論區供使用者交流,「評測開箱精選文」可讓有意選購的玩家進一步了解商品,特別一提的是,「VGA」比較頁面還提供各品牌不同型號顯示卡的效能測試數據供遊戲玩家參考;此外,原價屋還有詳細的訂購須知和賣貴通報留言機制,並且社交網路正流行,原價屋書臉專頁也同步發送各種促銷訊息。 做生意不是只做1次,想要長長久久,當然不能只想著怎麼把產品賣掉,收到客人現金就打完收工,要客戶買單,服務上也要講究品質,前前後後、裡裡外外都要打點好才能增加回客率。原價屋網站提供方便的線上估價,若您來到新開張的八德路現代店,店內除了豐富齊全的零組件商品可供選購,現場也展示一些電腦配備外,店內電腦皆能上網,方便客人隨時查價,並可馬上列印價格清單。 同時八德路現代店中所規畫的組裝交機區和維修檢測區,不只給人專業的感覺,開放式空間設計也讓消費者一目了然;而不同於其它一般店家,原價屋店面的工作人員都有穿制服,給人較為整齊、有制度的感覺,並且店員的素質也有一定的水準。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實體店面的用心經營,網站的討論區也有專人回答消費者各種問題,整體的服務給人的感覺不錯。 原價屋會持續成長,實體店家愈開愈多,絶對和網站很早就建立好的線上估價系統有很大的關係。方便查價、價格透明且實惠有很大的優勢,原價屋有一般網頁的線上估價和估價教學影片外,針對智慧型手機,還用心設計更適合查尋的手機版查價系統,分類清楚,查價方便、簡單又快速。 並且不單單只是提供價格查尋的功能,它的系統也能選好各零組件組合,自動計算現金、刷卡和分期的總金額,更加方便的是,網頁的右上方還有「為您的估價單產生連結」的功能,可產生一個30天有效的網址,方便玩家自己或幫朋友裝機時,直接透過網路分享採購清單,是相當方便的估價功能。 有在留意光華商圈的玩家不難發現,某些位置較不顯眼的店面,不是收起來,就是開始改賣智慧型手機相關的產品了。不同的時空背景,需要不一樣的經營模式,才能提高生存下去的機會,各行各業皆是如此,尤其在整個或各別產業景氣不好的情況下,適者生存的情況會更加明顯。 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銷售手法已成為過去式,現在已是一個講求全面服務品質的新時代。而從原價屋發展至今來看,可以發現網站和實體店面是真的有用心在經營,反應在業績上,自然會有正面的效果,可見其「電腦組裝,全台無雙」的標語是玩真的,更重要的是,原價屋新的銷售模式,消費者確實願意買單! 店家名稱:原價屋 店家電話:02-2397-2669 店家網址:
-
「浦科特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自從固態硬碟(SSD)問世之後,玩家們在儲存空間的選擇上就多了更多的選擇,而SSD不只透過SATA連接埠的介面,到現在也推出了許多是透過PCIe 3.0 x4介面傳輸資料的產品,利用更好的頻寬,大大增加SSD的效能。小W編拿到一款由Plextor所推出的產品系列,M9Pe是他們家最新推出的SSD,全系列都採用PCIe 3.0 x4的介面,且分為PCIe、M.2等兩種形式!今天就要幫各位玩家們開箱實測這款Plextor M9PeY/G/GN 512GB SSD,不過先破題,表現贏過傳統5400RPM的HDD近乎「20倍」! 各位玩家們最近在看「原〇屋」或是「欣〇」逛街和選菜單內容的時候,挑選SSD時,有沒有看過Plextor這個品牌呢?之前PCDIY!編輯部這邊也寫過相當多關於他們家的產品,整體在SSD的效能數據、品質以及玩家使用後的心得反應都相當不錯。在今年(2018)的年初,馬上就推出一款指標性的產品──Plextor M9Pe,主要訴求「高效能」、「電競」以及「超耐用」等等眾多優勢。講完這麼多,我們開箱去! 第一個介紹的是Plextor M9PeY系列,本身是採用PCIe的形式,頻寬為PCIe 3.0 x4;散熱的外殼使用的是鋁擠技術,搭配流體的散熱效果,並且採用黑色與紅色的塗裝,本身是一個強大散熱能力的模組外,還能夠擁有亮麗的外型,最特別的是,產品本身還搭載了RGB的燈效! 第二款介紹的是Plextor M9PeG系列,依舊是PCIe的介面,不過比較特別的是這次是走M.2的形式。將其產品本身的體積縮至22mm x 80mm,也就是目前最常見的2280型。不過不要看它體積嬌小就對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喔!它也與Y系列相同,也同樣具有鋁擠的散熱殼作為外觀,當然也還是採用M9Pe系列的黑與紅配色。 最後一個要介紹的是Plextor M9PeGN,屬於Plextor M9Pe系列當中最輕便的一款,採用的與G款式一樣為M.2(22mm x80mm)的形式、PCIe介面,不過因為其本身沒有如前2款一樣都具有散熱殼的設計;但產品本身在目前仍未上市,或許此款因為減少了散熱殼的成本,其價格會較為便宜。 看完了全系列的照片之後,各位玩家們應該不難發現都具有相同的特色,從Y款式獨有的RGB燈效,再至G款式皆有的流線型散熱殼設計,最後也就是全系列都採用最重要的PCIe 3.0 x4介面,不論是影像、文字或是娛樂的使用者都能有相當頂尖的工作表現。 當然除了包裝以及外觀介紹之外,各位玩家們一定非常想要知道其內部NAND Flash顆粒、控制器和快取究竟是使用哪一家廠商。小W編對於保固貼紙從來沒有在在意的!馬上幫各位玩家們打開產品檢視,這邊也特別的像各位玩家們說明,我這邊3款都有作拆卸的動作,也發現所使用的NAND Flash顆粒、快取和控制器都是相同的。所以這邊就以Plextor M9PeY/GN作為產品內部的介紹,以免過多的重複性圖片造成玩家們閱讀上的疲勞。 那在各位玩家們看見顆粒的細節照片前,小W編這邊先用文字幫各位介紹其配置,以藉此讓玩家們了解到,各自的配置具有什麼樣的特色吧!首先先講到SSD當中最重要的記憶體顆粒,Plextor M9Pe全系列皆採用TOSHIBA的3D NAND Flash記憶體顆粒,為15nm製程、TLC架構;採用最新的64 Layers的3D堆疊技術,能夠大幅提升記憶體顆粒的儲存容量;接下來了解快取的部分,使用的是NANYA的Low Power DRAM,為LPDDR3,容量為512MB;最後是控制器的部分,使用的是Marvell的產品,型號為88ss1093,為PCIe SSD的控制器,具有第三代LDPC偵錯技術,也能夠支援NVMe,是一款專為高效能記憶體而誕生的控制器。 看完了外觀設計、內部顆粒、快取以及控制器的介紹之後,玩家們一定相當期待這款由Marvell推出的全新控制器以及TOSHIBA採用最新64 Layers的3D堆疊技術顆粒,整體提供給玩家的效能表現究竟如何!依照慣例,小W編這邊也準備了實測使用的平台供各位玩家們做參考: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X 1080 Ti FTW3 GAMING (GPU:1569/1683/Mem: 1376) SSD(1):Crucial M550 1TB (SATA) SSD(2):Plextor M9PeY SSD(3):Plextor M9PeG SSD(4):Plextor M9PeGN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9 (Creators Update) 順帶一提,小W編在實測前會先針對SSD做一些簡單的設定,若是玩家們也想要在Plextor M9Pe上有更強勁的效能表現,可以參考以下的作法:進入裝置管理員,點選磁碟機之後選擇Plextor M9Pe的裝置,進入內容,並在「原則」的選項之中,將寫入快取的原則當中將「在裝置上啟用寫入快取」部分打勾。 首先我們先看到的是Plextor M9PeGN的效能實測,在看到實測之前先給各位玩家們看一下利用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 5.5、TxBENCH檢視一下關於Plextor M9PeGN的相關基本資訊及資料。 看完了簡單的相關資訊後,小W編使用以下幾個軟體: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1.1.0、AJA System Test、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AS SSD Benchmark、HD Tune Pro 5.5等7項軟體進行實測。 首先先看到AJA System Test的實測,小W編各分別測試了2種檔案類型與2種檔案大小,分為「DVCProHD 720p」和「2048x1556 10-bit RGB」,檔案大小則分為1GB以及8GB。 第二實測的軟體為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1.1.0,在此款軟體上小編總共測試了3種的檔案大小,從1GB、8GB至32GB,各位玩家們可以透過軟體的截圖了解到在不同種類型的檔案之下的讀取及寫入的傳輸速度以及IOPS。 第三款實測的軟體為AS SSD Benchmark,測試軟體提供了3種不同的測試,從最基本的傳輸速度,以及Compression和Copy測試,透過不同的測試項目讓玩家們可以從更多的面向檢視產品的效能表現。 第四款測試的軟體為ATTO Disk Benchmark,將齊從傳輸檔案的大小從0.5KB至8192KB,直接於軟體內進行檔案大小的測試,以此實測關於檔案的速度差距。 第五項測試為CrystalDiskMark,小W編採用相當完整的測試方式,總共分成「Random」以及「0Fill」2種模式下去進行,並且皆測試1GB、8GB以及32GB的檔案大小,以此更能完整的判斷出Plextor M9Pe的效能,整體而言,讀取速度皆超過3000 MB/s,效能表現著實卓越。 第六項測試軟體為HD Tune Pro 5.5,在寫入以及讀取的測試上分為相當多種類,小W編這邊先幫各位列舉基本的數據,從額外測試、檔案效能測試、隨機存取測試以及效能測試四個面相向幫各位玩家們做實測,藉由測試環境較為嚴苛的軟體也較能看出效能表現到底如何! 最後一項測試軟體為TxBENCH,測驗的部分則類似於CrystalDiskMark,具有循序、隨機等測試,整體測試出來的數據確實都與CrystalDiskMark相近,讀取速度都能夠突破3100MB/s。 小W編知道各位玩家們看這麼多的圖片沒有什麼感覺,不過為了向玩家們表明所有的數據都是出自我手的測驗,還是必須要附上相關的截圖以茲佐證。當然,只透過圖片是沒辦法快速的尋找到相關的資訊,所以接下來我特地將其測試的數據作為表格,讓玩家們可以相當快速且不會過於重複地看見關於Plextor M9Pe全系列的效能表現,既然都已經提到Plextor M9PeGN系列,我們就先來看過Plextor M9PeGN的效能表格。 首先我們還是透過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 5.5、TxBENCH三款軟體檢視基本資料,可以發現在命名上也都以如同Plextor M9PeGN相同,採用的也是M.2的介面,當然在使用只差別在於散熱殼的差別,那我們就來看一下關於Plextor M9PeG的相關資訊。 Plextor M9PeG的測試數據,我們一樣如同Plextor M9PeGN的測試方式相同,只是小W 編就不再一一附圖,增加玩家們的閱讀負擔,採用特別製作的表格讓玩家們能夠快速地明瞭數字。 在看完了圖表總整理之後,小W編在這邊幫各位玩家們重點整理在上開表格當中Plextor M9PeG的效能表現,在CrystalDiskMark的部分,其效能素質依舊都能夠維持在相當高檔的表現,甚至出現了3195MB/s近乎接近理論值的讀取速度數據,而在32GB檔案大小下的表現也依舊能夠維持在2873MB/s;AS SSD Benchmark的部分讀取有著逼近2700MB/s的表現,其中所附Compression測試的部分,更來到了讀取2850MB/s、寫入2105MB/s之高! 最後要介紹給玩家們的是Plextor M9PeY型號,此款的設定是需要透過PCIe 3.0的PCIe插槽做傳輸,並且具有RGB燈效以及大片的散熱殼幫助控制器散熱,那我們也還是透過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 5.5、TxBENCH這三款軟體先幫各位玩家們檢視相關的基本資訊。 最後看完了相關的基本資訊,我們要來實測最後這款具有RGB特效、PCIe插槽、具有散熱殼的Plextor M9PeY,一樣我們用圖表先幫各位玩家們快速的帶過相關的效能表現,最後再幫各位玩家們做重點整理。 小W編為各位玩家們準備好重點整理,Plextor M9PeY在效能表現上依舊亮眼,整體效能的平均表現都非常突出,甚至可以從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1.1.0看見在8GB的檔案測試下讀取速度依舊能夠維持著2582.6MB/s;而這款Plextor M9PeY的型號特別專為電競設計,在AS SSD Benchmark之中的Copy測試當中,對於Game的傳輸有著突破小W編印象的1280.07MB/s,ISO檔案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來到1970.73MB/s! 若是小W編將文章就寫至此,可能會讓玩家們對於數據的效能表現是怎麼樣的高速沒有任何的感覺,所以我這一次特別為各位玩家們做了圖表幫各位玩家們作分析!來看看5400 RPM的HDD、7200RPM的HDD到自家前代的M8PeY、M8SeG、透過SATA 3介面做連結的S3C做比較,讓玩家們可以簡單明瞭的發現檔案傳輸速度上的差別,不論是讀取還是寫入,甚至到ISO、GAME、Program的差距。 那這一次使用作為比較的產品為: (一) (二) (三) (四) (五) 首先登場比較的測試軟體惟ATTO Disk Bench 2048MB的測試,各位玩家們可以發現在全新推出的Plextor M9Pe系列與其他產品的速度差距: 只看一款測軟體的比較一定不夠準確,小W編還準備了AS SSD Benchmark的測試: 身為經典的硬碟測試軟體,怎麼能夠忘記CrystalDiskMark的測試呢?小W編接採用1GB的隨機方式,來與其他的產品做比較: 最後回到AS SSD Benchmark的測試軟體,其中小W編要特別與各位提到的是其中的Copy-Benchmark,其中有關於ISO、Program以及Game的傳輸表現,各位玩家們就能從中間看出差異: 於效能評比的結尾做個簡短的短評,整體而言,相信玩家們也不難發現,在Plextor M9Pe此系列全新推出的SSD,不管是比起SATA 3介面的SSD、自家前代同樣走PCIe介面的產品,或是落差都幾乎有10倍之多的HDD,效能的表現相當可怕,快的非常可怕! 經過了小W編這幾些時日來的測試以及實際使用過後,對於整體效能的速度表現徹底震懾住我!不論是在安裝遊戲、玩遊戲,甚至進行大檔案的移動,對!小W編就是在那邊將遊戲的ISO檔移動過來又移動過去,實際體驗後,最近腦中總是浮現一種很想要將自己家中那顆5400RPM HDD拿去回收的想法。若是玩家們還在認為系統碟不論是使用SSD或是HDD都沒有差別嗎?除了開機、執行遊戲、甚至開啟Google Chrome還是FireFox等瀏覽器,也能夠有尊爵不凡的超速體驗。 這時我就不禁想起了在《功夫》提到的:「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玩家們只要親身體驗過一次這樣高效能的SSD之後,您也會想要散盡所學武功、掏盡家裡豬公,只為成為蓋世英雄! ●產品型號:PX-512M9PeY、PX-512M9PeG、PX-512M9PeGN ●容量:256GB、512GB、1024GB ●控制器:Marvell 88SS1093-BTB2 ●快閃記憶體:TOSHIBA BiCS3 3D TLC ●緩衝:512MB LPDDR3 ●規格:PCIe(Plextor M9PeY)、M.2 2280(Plextor M9PeG/GN) ●介面:PCIe 3.0 x4 ●產品尺寸:Plextor M9PeY -176.33(L)x121.04(W)x22.39mm(H)、Plextor M9PeG/GN-80(L)x22.8(W)x4.7(H)mm ●耐衝擊力:1500G(最高)、在1 msec half-sine條件下 ●電源需求:DC 5V 2.0A(S3C)、DC 3.3V 2.0A(S3G) ●MTBF:大於150萬小時 ●重量:200g(Plextor M9PeY)、13g(Plextor M9PeG)、10g(Plextor M9PeGN) ●保固:5年 廠商名稱:Plextor浦科特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3-612-5203 建議售價:電洽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花1萬元組電腦可以怎麼玩?Intel Pentium G4600版本先行篇
沒年終、沒獎金,過年怎麼辦?看電視、打牌、出去玩,好不容易可以不用上班,還不來上網玩一波Game再說;但是電腦有夠舊,玩遊戲也跑不動,我的老天鵝,能不能有超便宜又好用的電腦可以組… 咱家的小W編才剛弄了台3.5萬的吃雞電腦,雖然很心動,但是口袋不夠深、實在沒能力負擔,那又不想買那些二手、太(清)舊(庫)型(存)規格的套(光)裝(華)牌電腦,那麼這次不妨來試一下,10張千元大鈔可以買甚麼東西? 畢竟一次掏出10張千元大鈔也是一筆錢,當然也是要仔細考慮怎麼花才能花在刀口上,而且平台又有Intel跟AMD架構可以選,那要怎麼挑?快過年了,有錢沒錢挑部電腦好過年,就跟著小編的腳步,咱們都來搭一遍,第一趴就先來個Intel套餐試試口味好了。 網路上可以查詢報價的地方大家應該都很熟,那個原X屋、藝人店、黃色X屋都有在賣,不過我們的預算有限,以目前只打算花2張千元大鈔的情況下,可以選的其實也不多,除了第6代的Pentium G4400外,第7代的Celeron G3930、G3950、Pentium G4560、G4600都落在這個價位範圍,至於i3-7100就跳了一大截的價格,可能要看玩家是否有偏好,不然光一顆CPU就已經吃掉10張千元鈔的1/3了;這裡小編實際挑選的是Pentium G4600,除了是比較新的第7代處理器,也具備有2C/4T的架構。 而對應的主機板方面,當然得對應LGA1151規格、價格品質又要夠超值才行,小編挑的是MSI推出的H110M PRO-VH,除了是主機板大廠的品質保證與信賴度外,產品保固期間還免費到府收送,真的是服務到家。記憶體目前漲翻天,隨便買條4GB的DDR4都要1200元以上,不過想要電腦跑的順,還是建議要8GB以上比較好。至於儲存裝置的部分,預算有限就先挑顆120GB的SSD就好,家裡有多的HDD都可以另外加裝上去當D槽用,這次挑的是由ANACOMDA巨蟒科技出品的T1,採用3D TLC顆粒、三年保固,而且還免費到府維修收送。 如果想要遊戲玩的順,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就挑一張顯示卡吧,只不過目前由於挖礦熱潮還在持續中,中階以上的顯示卡紛紛喊漲,連帶的也影響到整個顯示卡市場的價格,連一片GT1030的價格也一直拉高,這裡挑了一片EVGA推出的GT1030 2GB GDDR5的版本,在價位上比起1050、1060來的低上許多,下面也會實測與內顯的差異。除了裝在裡面的零組件,電腦的家跟動力總也是準備的,機殼跟Power的部分礙於預算就不能太過要求,不然挑個全鋁機殼再加顆金牌電源肯定會預算破表,剛剛好廠商在推買電源送機殼活動,只要888元,這可是BITFENIX火鳥牌的電供,350W的銅牌、品質不賴,還送知名代理商「視博通」的「噬魂者」機殼,簡直是廠商的佛心來著。 粗略的我們知道了這次挑選的搭配,接下來,就來看看這些各個零組件長的啥樣子,來閱個兵吧! 在前面有提到了目前抓2000元左右(含以下)的價格帶,大概也就Celeron、Pentium G可以選,不想用第6代SkyLake舊核心的話,那也就只能以第7代KabyLake為主,同樣都是採LGA1151規格、14nm製程,雖然Celeron的價格更便宜,但是基本上還是會以Pentium G4560、G4600這兩款2C/4T的版本為優先考慮,兩者差異除了價格上相差200元以外,頻率也差了100MHz、G4560(3.5GHz)/G4600(3.6GHz),L3快取都有3MB,不過內顯的規格則是G4600(HD630)略優於G4560(HD610),直接想上獨立顯卡的朋友這裡可以省200元(哈)。 選好了CPU當然就可以找一片對應規格的主機板來搭配(其實都是LGA1151),預算較多的話可以選比較新的250/270系列晶片組(部分的B250晶片主機板價位約為2500左右),如果想控制不超過2000元,大概挑H110系列會是比較符合預算的考量。這片MSI H110M PRO-VH算是超值選之一,採m-ATX小板設計,擴充槽提供有PCIe 3.0 x16一組、PCIe 2.0 x1兩組,以及DDR4插槽2組,SATA III連接埠有4組,USB則是有提供到最多10組(3.1 Gen 1有4組、2.0有6組),內顯輸出也提供了HDMI與D-Sub(VGA)各一組輸出,HDMI支援最高解析度4096x2160@24Hz/2560x1600@60Hz。 內建有Realtek RTL8111H Gigabit LAN網路晶片以及Realtek ALC887音效解碼晶片、提供5.1聲道的高音質音效表現,背面I/O埠可以看到除了有1個PS/2鍵鼠連接埠,還可以看到有4組的USB 2.0插孔,1組HDMI、1組D-Sub、1組RJ45 GigaLAN、2組USB 3.1 Gen 1插孔,最後面則是3孔音效接頭。這片主機板上一共可提供4組的USB 3.1 Gen 1,除了I/O埠的2組外,另外2組可以拉到主機的前面板供玩家方便使用,而且MSI還提供有雙重ESD防護機制,前置USB 3.1有設置一組Ics保護晶片,避免插拔裝置使靜電造成IC零件損壞。 這片小板當然也具有MSI的多項獨特設計,包括了DDR4 Boost加速引擎、可優化傳輸效能,VGA裝甲設計、可強化插槽支撐力,採用第四代軍規級組件(Military Class 4)、黑色電感+固態電容、提供玩家高穩定耐久料件,AUDIO BOOST音皇技術、完美支援6聲道高清音效輸出與高阻抗耳機,簡易偵錯LED燈(EZ Debug LED),CPU過量電壓防護設計,智能風扇控制機制,全方位防護機制(Guard-Pro),第五代圖形化Click BIOS,支援Intel SBB工具軟體(使用者可以輕鬆地連線至無線顯示器,以無線方式將視訊傳送到中央分享螢幕),以及原廠註冊四年保固的保障,真的算是高C/P值的小板了。 記憶體的部分目前真的漲得很兇,相較於去年第三季跟第四季的價格,其實波動幅度算大的,原本的DDR4 16GB也都從3,000多一路攀升到4,000多,部分大廠的價格都已經破5,000大關,高階版本更是要價6,000元以上,如果這次也裝個16GB的記憶體的話,大概我們的預算就砍掉一半以上了,所以退而求其次,以8GB的規格來搭配吧,看今年下半年會不會有機會價格回穩,至少回到16GB落在3,500左右,不然現在真的買不下手~ 這次搭配的是SP廣穎的DDR4-2400 4GB x2,CL17,黑板PCB設計,單面8顆、單顆512MB,預設定壓1.2V,而且當然是終身保固囉。透過2條4GB、共8GB的記憶體容量搭配,至少在整體的運作效能上會表現的較優,在執行一些程式運作時也會跑得比較順些,畢竟就算要省錢,基本的要求還是得顧到。 雖然預算有限,但是SSD固態硬碟可是一定要配備的,畢竟在有限預算下要具備有不錯的效能表現,SSD可是個大殺器;這次要配對的是ANACOMDA巨蟒科技的基本款T系列的產品,這款T1 120GB具備Read 470MB/s、Write 350MB/s的效能表現,SATA III介面,採用3D NAND TLC顆粒、搭配Marvell控制器,純黑色系風格,MBTF有150萬小時,3年保固且免費到府維修收送。 如果不打算另加顯示卡,那Pentium G4600內建的HD630內顯也是有支援HDMI、4K高清,只不過如果想拿來玩比較重Loading的遊戲可能就會跑不動或變龜速,這時候要是想吃雞、可能直接GG比較快。加一片顯示卡是個好選擇,但是現在顯示卡可是面臨一片掃貨潮,價格上漲不說,想買還不一定有貨;如果想要玩吃雞跑的順,那按照小編的實測經驗,直接上GTX 1060比較快,可是現在的GTX 1060報價可不低,隨便都把這次的預算清空,所以就往下挑吧,大概最多就是GT1030能選了,更低階的其實也沒比內顯好太多,就不需要多花那個千把元了。 這裡拿來搭配的是EVGA推出的GT1030 2GB GDDR5這一片,具備384 CUDA核心、基本頻率1290MHz/Boost頻率1544MHz、記憶體頻率6008MHz、記憶體頻寬48.06GB/s,前端訊號輸出的部分則是提供了1組HDMI 2.0b以及1組DVI,整體Layout設計採Low Profile,並內置1組風扇協助散熱。 作為電腦的動力來源,少不了要有顆夠力的電源供應器,這裡挑選的是BitFenix BF350C這款有80plus銅牌認證的Power,別以為350W不夠力,這部電腦整體的耗電上並沒有那麼高,就算不搭配GT1030、改採GTX 1060也不用擔心,如果預算充裕,BitFenix還有400、500、600、700W以上的版本,就看玩家的需求來做選擇。 BF350C的特色可是不少,外觀整體尺寸採140x150x86mm設計,除了保證足瓦輸出外,用料也採全日系電解電容,並通過了80Plus銅牌認證,最高效率可達86%,搭載最新主動式PFC零組件、最高PF值可達0.99,高+12V輸出比例(26A/312W),散熱部分採用進階型熱傳導整合設計,搭配120mm靜音風扇,且使用溫控調節風扇控制線路,也提供了四項工業及保護線路—過功率保護(OPP)、過電壓保護(OVP)、低電壓保護(UVP)、短路保護(SCP),並支援歐盟最新環保節能規範與符合無鉛製程要求。 原本這款BF350C可是要大約1,100元左右,恰巧在考量到預算問題時,剛好廠商端也正在作活動,所以只要購買這款BF350C就可以免費送一個視博通「噬魂者機殼」,兩者合一只要花888元,除了說這兩家廠商都是佛心來的,還能說甚麼呢!(活動方面通常都有期間性,不同時段會有不同的促銷,可關注一下各賣場或店家的活動情況,通常都會有許多的促銷搭售好康) 雖然說這款噬魂者機殼是買BitFinex BF350C才額外贈送的(這款機殼也有做其他的方案搭配,可以上谷哥大神搜尋一下),但是就機殼本身來說,也是一款具備內斂沉穩風格的版本,採全黑色系設計,搭配前面板的髮絲紋路,算是入門價位的好選擇之一,這款LK LA1703(B)中文名稱為「噬魂者」,除了外觀的黑色系風格外,內部機構也是同樣採全黑化設計,前面板上方設置有USB 3.0、USB 2.0插孔各一,另外還有前端音源的耳機、麥克風輸出3.5mm接頭,以及電源鈕、重置鈕。 噬魂者機殼本體為430mm(L) x 183mm(W) x 415mm(H),最大可支援ATX主機板,最多可以安裝1大4小的連接裝置(5.25“x1、3.5“x2、2.5"x2),雙側開側蓋設計,內部空間可支援最大37cm顯卡長度與15cm高的散熱器,前後可加裝12cm x1(前)/8cm x1(後)風扇,能協助有效降低硬碟與CPU、顯示卡溫度。 在看過前面的各部組件的特色介紹,接著當然也要實測一下這樣的組合到底有怎樣的效能表現,這裡為了讓大家可以清楚地得知加了獨立顯示卡的差異,所以也將內顯的測試成績一併做個比較,也可以讓大家自行考慮要不要額外再多花一些千元大鈔以求得更優的遊戲表現。測次平台當然就是這次的裝機組合囉!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Pentium G4600 3.6GHz 2C/4T 主機板:MSI H110M PRO-VH 記憶體:Silion Power DDR4-2400 4GB x2 CL17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 1030 2GB GDDR5 SSD:ANACOMDA T1 120GB SSD (SATA3) 電源供應器:BitFenix BF350C 350W 機殼:視博通「噬魂者」LK LA1703(B)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9 (Creators Update) 從安裝好的系統裡面可以看到這套電腦顯示的訊息,下圖可以看到info裡面CPU可是有4核、顯示卡也有正確顯示出GeForce GT1030。接著就來看一下實測表現吧,從數據上比較可以體現出效能的部分。 前面已經看過CPU-Z的訊息偵測了,那其中的CPU效能呢?先來看一下對比於i5-7600K的確是略遜一些,不過單核成績也不賴,有將近387分,畢竟這價位也才2,000元左右,而i5-7600K不含風扇就要價7,000多元囉,快要4倍價了。 雖然是SATA3介面,還是有讀寫實測都接近400MB/s的數據,如果預算比較夠的話,可以挑選T1系列的240G版本,效能可以再提升一些。 記憶體的部分透過AIDA64可以看到實測的表現,這裡採用的DDR4-2400 4GBx2=8GB的容量,讀、寫、複製的效能都有接近30000MB/s或以上的表現。 這裡一共有2種測試數據,採用G4600內顯以及搭配GT1030的成績,從截圖可以看到,G4600的HD630內顯核心的表現尚可,搭配GT1030也有一些加分效果,總體表現還OK。 換到較新版的PCMark 10上頭做測試,採用內顯的表現為3443分,搭配GT1030的成績略高一些,有3625分。 遊戲的部分當然還是要測一下,雖然以1萬元左右的預算,無法投放過多資源在顯示卡方面,但是就心理層面上還是會希望有基礎水準;在3DMark方面,從Time Spy的成績可以發現得到近1200分的表現,畢竟是入門款的GT1030,對於玩家來說,至少在玩遊戲上面應該還是可以有基本水準,而一般的文書處理或使用,當然是沒問題的。不過還是要特別提及一下,內顯的3DMark成績大概就直接忽視吧,除了不太耗資源的網頁遊戲外,如果玩遊戲,還是建議挑片獨立顯示卡比較實在。 除了前面的綜合評測軟體外,當然也是要試試看在遊戲部分這樣整組電腦的效能是不是也可以讓玩家維持在一個基本水準之上,雖然我們前面已經看過了內顯與搭配GT1030在3DMark上頭的表現,但實測遊戲應該比較貼近實際的環境狀態。在AOTS這款即時戰略遊戲的表現,平均都有超過30FPS以上,對於玩這類遊戲也在標準水準的範圍內。當然如果純靠內顯的功力,可能會有Lag情況出現,可能要從設定方面去看能否提升順暢度、降低畫質表現了。 換到比較吃資源的遊戲—刺客教條:起源,稍微有點殘念的是,顯示效能是不穩定,平均FPS還是有超過30,達到32FPS,事實上這部分比較吃顯示卡效能,可以透過小調一下顯示卡的頻率小超頻一下,會有更佳的表現,基本上也是可以玩的。(當然,得是有搭配獨立顯示卡的狀態下) 拿來試玩Civ6也沒問題,貼圖與人物密密麻麻的跑動也是可以順暢地遊玩,雖然在內顯模式下有一點點小Lag。在內顯狀態下的測試成績就顯得反應ms上的數字偏高,平均達到約100ms左右;換搭配上GT1030之後就顯得順暢多了,測試數據直接降至15-20ms之間(DX11下),事實上以此款遊戲的Loading來說,即便換成搭配GTX1060顯示卡也只能在降低一點點的效能而已,以目前的組合搭配GT1030也足以正常運作了。 在Ubisoft推出的「火線獵殺」這款戰術射擊遊戲下,內顯的表現就真的比較弱一些,大概只有FPS 10左右的成績,玩起來肯定是Lag;換到了搭配上GT1030之後,直接衝上FPS 35以上,果然即便是選一片入門款的GT1030都可以好好玩一下火線獵殺了,這預算如果是打算玩遊戲的話也是應該要納入考量的。 這款隱蔽類第一人稱射擊和動作角色扮演的遊戲測試下,純粹只依靠內顯的效能來運作也只能得到平均FPS 10左右的成績(DX11、DX12下僅FPS 9左右),換搭上GT1030之後,DX11/12下的表現可以提升到平均FPS 18左右、最大可達23,還算差強人意。對於偏好這類型遊戲的玩家,會比較建議多花一點預算投注在高階一點的顯示卡,效能的提升幅度會比較明顯,以現有的搭配GT1030運作,大概也只能過過手癮,無法完全的徹底滿足。 如果不把顯示卡算進去,其實整體的價格就算面對目前記憶體的上漲來說,還是相當足夠的,更何況多出來的預算可以拿來補貼SSD,換一顆240GB的版本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又或者可以把剩餘的差價拿來買一顆1TB的HDD作為資料儲存專用也是夠的。不過,目前顯示卡由於挖礦的大宗拼命掃貨,所以連帶的影響了中、高階的價格,除了缺貨外,甚至向下延伸,連入門款的版本也都開始調漲價格,或許在不急的情況下,先用用內顯,等之後價格穩定了些再另外挑選合適的顯示卡搭配會是較好的選擇。 無論如何,想只花1萬元就可以有一台不錯的電腦基本上是沒問題的,玩家可以依照實際的需求做一些調整,畢竟快過年了,最近天氣冷到爆,不想出門的話,宅在家裡上網打電動也不是不行的啦(出門要花錢啊~)。以上感謝各廠商的大力協助,Intel就不感謝了,因為CPU是小編自己買的(淚~)
-
台北國際電玩展2018(TpGS)攤位巡禮:HyperX,DETONATOR(DTN)與Xargon第一類接觸現場直擊!
最後一站小W編走到了HyperX的攤位,今年(2018)在台北國際電玩展的展區上,相較於去年、也相較於東京電玩展,確實相當盛大!現場不只準備了各式各樣活動讓玩家們有節目可以看,在主舞台的後方也還有投籃機、《街頭快打V》可以試玩,試玩的同時也能夠帶上他們自家全新推出的耳機,體驗一回HyperX Cloud Alpha的魅力。那話不多說,我們看展去吧! 在台北國際電玩展的展期期間,HyperX從日本請來了2位重量級的職業選手,DETONATOR(DTN)戰隊當中「Shaka」和「YamatoN」,也許各位玩家們對於他們2位有一點陌生,不過之前有觀看《鬥陣特攻》太平洋聯賽的話,對於「DTN」的名字就很熟悉了吧!沒錯,他們今年也成立了PUBG的職業戰隊,各位玩家們可以稍微期待一下他們的表現! 除了主持人與賽評之外,當然要幫他們2位找到能夠平起平坐的對手啦!那就是我們在FPS射擊遊戲當中最有名的實況主「Xargon」以及他的好隊友「Ko」,在賽前他們也與DETONATOR(DTN)的2位選手相約「最後一圈」見!那究竟是豎起Flag還是最後來個雙人對決呢? 順便幫各位玩家們轉播現場戰況,DETONATOR(DTN)這次採用游擊的戰術,透過「打野」的方式減少與敵人的碰撞以及能夠安全的收尋物資;而在另外一頭的Xargon,則一如他們的習慣,落在「P城」與其各位玩家們決鬥!行到了遊戲中段,雙方終於相遇,也就在DETONATOR(DTN)精準的槍法之下,取下了Xargon與Ko的人頭,在吃雞之路上,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撓他們了! HyperX這次在台北國際電玩展可是準備了2款具有話題性的產品,HyperX Alloy Elite RGB以及HyperX Cloud Alpha;現場也提供了他們一系列推出的產品供玩家們試用,小W編這邊也搶先在各位玩家們於電玩展見到HyperX Cloud Alpha先做。當然除了耳機之外,現場也擺上了HyperX Alloy Elite RGB,提供玩家們體驗一回他的手感,而這支鍵盤小W編也有拿到手,開箱文就請拭目以待囉! 除了這2項產品,HyperX在今年第二季準備要為各位玩家們帶來一隻全新的記憶體,確切的產品名稱小W編還沒有得到,不過消息來源基本上應該沒有問題,小W編也希望可以拿到這款記憶體,在HyperX Predator DDR4的原型之下,套上各位玩家們最愛的RGB燈效! 這次在HyperX的攤位上,除了有很多活動之外,現場也提供了相多的優惠給各位玩家們做電腦周邊的選購,不論是電競耳麥、鍵盤還是滑鼠都有機會用更優惠的價格購入,在各位玩家們欣賞舞台節目之後,若是有想要入手全新的電競周邊的話,可千萬別錯過HyperX攤位囉! (01) (02) (03) (04) (05) (06) (07)
-
台北國際電玩展2018(TpGS)攤位巡禮:BANDAI,《嗜血代碼》與《七大罪》強勢問鼎中原!
第四站來到了BANDAI的攤位,採用開放式的攤位之中,有著相當多的機台可以試玩,不論是《超級機器人大戰X》、《鐵拳7》、《嗜血代碼》或是《七龍珠》等等,而在現場也提供了玩家們相當豐富的獎品,除了可以拿到小精靈圖樣的抱枕之外,也還能夠拿到太鼓達人的側背包,玩家們還有2天的時間可以來挑戰現場的試玩,說不定獎品就有機會可以帶回家囉! 簡單介紹過BANDAI去年推出的遊戲之後,接下來明天會有更多關於「動漫」類型的遊戲正在醞釀當中,玩家們也可以看到自家旗下相當受歡迎的IP,「機動戰士鋼彈」,也推出了自家的手遊,看見吉翁國的話,也別忘了上去試玩喔!說不定會讓你遇到「獨角獸鋼彈」?而可以開機動戰士,當然不要忘記《空戰奇兵7》,考不上機長沒關係,我們只能從電動裡頭過過乾癮囉。(幫QQ喔) 當然在BANDAI旗下有非常多受歡迎的IP,這次在台北電玩展也不吝嗇地將他們全部都搬到現場提供給玩家試玩囉!其中包括了《驚爆危機 戰鬥的Who Dares Wins》,採用類似於《超級機器人大戰X》的控制模式,透過回合制的選擇去操控機台;再看到經典格鬥遊戲《鐵拳7》,這次除了簡單的格鬥模式之外,也在劇情上做擴充,現場試玩的時候也可以體驗一回;現場也準備了VR的《PROJECT CAR 2》供玩家們體驗,似乎像是小W編曾經在體驗過的VR賽車,我想,應該很暈吧!XD 終於到了今回我們要試玩的重頭戲!《嗜血代碼》是一款動作式RPG,我們將扮演一個不會死亡的吸血鬼,準備探索這個界究竟為何會毀滅!在遊玩的過程中,體驗起來的感覺有些近似於《黑暗靈魂3》,也需要透過體力條、血量去對敵人做壓制,不過這次也能夠施放魔法,不過這款遊戲確實也有如《黑暗靈魂3》困難,可是為了可愛的Mia,我可以!!!! 各位玩家們有沒有發現這次相當受歡迎的遊戲都沒有拍到對不對?因為BANDAI現場都不給我們做拍攝,所以只能透過玩家們親自來到現場眼見為憑,親身體驗;但是各位玩家們也別擔心,現場體驗還有機會可以拿到小精靈抱枕和太鼓達人側背包,連小W編都沒辦法拿到的獎品,都只能送給玩家們啦! (01) (02) (03) (04) (05) (06) (07)
-
台北國際電玩展2018(TpGS)攤位巡禮:SEGA,人中北斗痛快的格鬥手感,體驗過的都說「爽」!
第三站要帶各位玩家們來看SEGA的攤位,今年(2018)也帶來了相當多的試玩遊戲,最特別的莫過於在試玩結束之後,各位玩家們可以拿到喜氣洋洋的「紅包袋」,也千萬不要捨不得使用,各位玩家們記得要打開來看看,裡面有機會可以抽中SEGA自家的福袋呢! 也因為這次推出在試完之後可以拿到紅包袋的活動,所以在試玩的人潮上絡繹不絕!因為這回他們帶來了備受矚目的《人中北斗》以及《閃亂神樂》,至於《人中之龍 極2》就不用小W編多講了吧!多少人拜倒於他的酒店之下啊!(酒店之龍你不能質疑XD),除了這2款遊戲之外,《魔龍寶冠Pro》和《戰場女武神4》也有在現場提供試玩。 相信各位紳士們一定殷殷期盼的這款遊戲《閃亂神樂Burst Re:Newal》對吧?這款風靡於各大玩家之間,那當然是以「爆乳超戰鬥遊戲」為主旨,在打鬥畫面以及勝利時出現畫面都讓玩家們心心念念,若是之前有照小W編的,現在又可以準備入手,紳士一波囉! 小W編帶著我們色影屍以及Paper醬到現場參與人中北斗的試玩!我們這次試玩使用的是PS4的平台,試玩時可以選擇要嘗試劇情模式或是較為簡單的打鬥,由我們的色影屍操刀,實際詢問他的遊玩心得時,他邊玩邊介紹的時候也有提到,在第一次進入遊戲時會有簡單的教學,不只可以教玩家們如何使用連技以及奧義之外,也能透過其他按鍵做不同的動作,就連打出奧義時的畫面都相當帶感,各位身為上班族的玩家們,壓力很大嗎?那你一定就要來試試看者款紓壓滿點的好遊戲! 這次SEGA所帶來的遊戲與有著強烈的相呼應,不論是相當受歡迎的《人中之龍》系列,還是結合了漫畫的《人中北斗》,或是能夠體驗紳士樂趣的《閃亂神樂Burst Re:Newal》,都是值得玩家們準備豎起脖子好好期待!說了這麼多,想要拿到SEGA紅包袋以及福袋的玩家們,快到現場搶先試玩吧! (01) (02) (03) (04) (05) (06) (07)
-
台北國際電玩展2018(TpGS)攤位巡禮:Sony PlayStation,最大展區,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第二站來到了Sony PlayStation的攤位,貴為今年台北國際電玩展的最大展區,當然有各式各樣的遊戲提供給各位玩家們試玩,而且除了試玩之外,今回也在現場帶來了限量800組的「魔物獵人:世界PS4」,以及每日限量買PS4 Pro就送1隻把手,讓玩家不只有的玩還有得買!排隊的狀況也是排到頭尾不相見,神龍見首不見尾啊! Sony PlayStation最有名的可不只有他們的平台或遊戲,在每一次只要他們有參與的展覽,都能看見用心的舞台活動、攤位展覽、連ShowGirls都超級漂亮!今回江口達雄先生也Cosplay城《跑車浪漫旅》的駕駛,準備與玩家一同駛過這4天的台北國際電玩展。 除了這些之外,現場一定要展示一下自家平台的實際機種,除了提供了各位玩家們購買之外,也會讓玩家們能夠在沒有買到產品的情況下,透過櫥窗過過乾癮!這次也推出了全新的五種把手,有3款全新的透明外殼,遙想PS2也曾經推出過這種把手呢! 現場也帶來了非常多的遊戲提供大家體驗,不論是準備上市的《真.三國無雙八》,對於經典的「無雙系列」真的來到了第八代,現場一就有相當多的玩家們準備想要一親芳澤。Paper醬也有試玩VR版《跑車浪漫旅》,透過VR的體驗,讓這款跑車遊戲更具有真實性。 還是有超大巨人的《汪達與巨象》,實際試玩可以看見騎馬對著陽光的時候,在你的劍端上會有著相當漂亮的特效;也別忘了探討人與仿生人界線的《底特律:變人》,透過每一次不同的選擇,建構出一個由玩家價值觀所成立的世界,最後還有沒辦法攝影帶給玩家第一手畫面的《聖劍傳說》,各位玩家們一定要到現場體驗一回。 各位玩家們一定相當期待想要到會場,不論是體驗VR的《跑車浪漫旅》,還是在現場看見《潛龍諜影》小島秀夫特地拍給台灣參與台北國際電玩展的玩家們,雖然他這回沒有辦法前來,但他也希望之後能夠到現場一同同樂!那玩家們若是有想要參加的話,一定也要做好「大排長龍」的心理準備喔QQ (01) (02) (03) (04) (05) (06) (07)
-
台北國際電玩展2018(TpGS)攤位巡禮:Ubisoft,還是好想要哈雷,幫玩家們獨家訪問Far Cry 5編劇談談劇情發想!
台北國際電玩展2018(TpGS),小W編第一站來到了Ubisoft的攤位,有別於以往,今年採用了開放式的展場,帶來了去年推出的3款大作以及預計於今年推出的2款大作,當然現場5款遊戲都有提供玩家們試玩,試玩不只有機會抽中哈雷、抽到護身符、還可以跟瑪莉歐女郎一起玩樂! 這2款遊戲,小W編都有參與到最先上市前的介紹,所以對他們特別的印象深刻;是《瑪莉歐+瘋狂兔子 王國之戰》是在Nintendo Switch平台上透過瑪莉歐以及瘋狂兔子的合體,採回合制的遊玩方式,現場也能夠排隊與瑪莉歐女郎一同遊玩! 當然去年10月底上市且在今年迎來10週年的《刺客教條:起源》,今回也有在現場擺放試玩機台供玩家試玩,除了試玩之外,還能夠排隊參與AR攝影,各位玩家們可以拿著盾、刀或是弓箭來體會一輪,什麼叫做活在金字塔頂端的感覺!(誤) 除了能夠試玩上述2款去年推出的遊戲之外,今年也帶了預計於2018年上市的《飆酷車神2》,小W編自己是有玩過《飆酷車神》的,其實體驗還不錯,今回除了能夠當車神之外,也還能夠當「船神」或是「飛機神」都沒問題喔!試玩完就能夠拿到哈雷抽獎券,好想騎哈雷回家唷! 在攤位裡最受矚目的就非《極地戰嚎5》莫屬了!我們的「色影屍」可是這系列的狂熱愛好者,我們當然現場也有試玩關於這款遊戲帶給我們的全新感受,整體FPS以及光影的表現相當不錯,今回場景選擇在美國蒙大拿(Montana)州,架空出的「希望郡」,準備在這邊對抗神父約瑟夫(Joseph)! 除了試玩之外,我們也帶給玩家們聯訪關於《極地戰嚎5》的編劇Andrew Holmes,他是Ubisoft蒙特婁工作室的首席編劇,除了《極地戰嚎5》之外,《生化奇兵:無限之城》劇本也由他一首操刀。這次我們總共訪問了2個問題,而他也在不暴雷的情況之下,超級認真回覆了我們!(羞) Q:在《極地戰嚎3》以及《極地戰嚎4》都會因為選擇而改變故事的結局,那這次《極地戰嚎5》也有一樣設計嗎?(色影屍) A:多重結局一職都是《極地戰嚎》系列當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份,所以在不能透漏更多細節的情況之下,我們只能說,玩家們可以好好期待一下。(Andrew Holmes) Q:這一次劇本的靈感發想來源自什麼?(色影屍) A:其中一個是背景要設定在哪裡?《極地戰嚎5》需要一個足夠大供玩家探險,且要有森林、水道、高山且具有豐富生態性的地方,而他的團隊就想到了蒙大拿州,而他們實際了訪問到現場的居民,而什麼樣的反派是能夠讓玩家們可以出現在這樣的地方,確實地聊過之後,「邪教」這個概念也就跑進了他們的劇本當中,準備帶給玩家們來體驗。(Andrew Holmes) 第一站來到了Ubisoft,各位玩家們可以的話,一定要體驗一回《極地戰嚎5》,不只可以體驗FPS的射擊樂趣、劇情張力表現、甚至是還能夠駕駛飛機做偵查以及攻擊的選擇,各位玩家們也敬請期待小W編在3月號的遊戲介紹!之後也請各位玩家們準時繼續收看台北國際電玩展的相關報導囉! (01) (02) (03) (04) (05) (06) (07)
-
台北國際電玩展2018(TpGS)盛大開幕,人山人海、盛況空前的現場直擊搶先看!
小W編今日(1/26)與Paper醬、色影屍仨來到台北信義區的世貿一館,為的沒有別的,就是要來參加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電玩展」,今年的電玩展除了連續參展3年的Ubisoft、總是能夠吸引玩家前來的Sony PlayStation、以及在今年推出台版的《FATE/Grand Order》,都來到了現場,那小W編就先在現場幫各為玩家們帶來簡單的現場直擊吧! 這次來到台北國際電玩展參展的廠商,相較於去年,今年總共來了28個國家,幾乎近400家業者的參與,使用了高達2000個攤位的使用,達到了近幾年來的全新紀錄,今年除了相當多的日系遊戲大廠之外,台灣館的內容也是精彩可期,還有舉辦了《PUBG》的台港澳交流賽。 那好不容易跟著小W編擠進會場後,就先帶著玩家們簡單的看過現場畫面,以及我們千辛萬苦準備帶給玩家們的第一手消息,那就來一睹各家攤位的樣貌吧! 這次Ubisoft帶給我們《飆酷車神2》、《極地戰嚎5》,現場試玩完可以拿到他們家的代幣,可以進行扭蛋抽獎,飆酷車神玩完還可以填寫摸彩券,準備好抽到等身公仔以及哈雷機車了嗎? 今年最大的展區就由Sony PlayStation奪下,帶來了《魔物獵人:世界》、《底特律:變人》、《真.三國無雙8》;不只如此,還可以看見有超多玩家為了魔物獵人塗裝的PS4,買PS4 Pro還送1隻把手,完全把攤位擠得水洩不通啊! 相信各位玩家們對於這間Pearl Abyss可能有先陌生,不過提到了《黑色沙漠》,相信大家就耳熟能詳了吧?這次他們在現場請到了小熊以及前TPA的成員Toyz和Stanley與玩家們一同同樂! SEGA今年也帶來了相當多好玩的遊戲,不論是紳士們最愛的《閃亂神樂》、紓壓滿點的《人中北斗》、以及小W編私心很期待的《戰場女武神4》,當然不要忘記試玩可以拿到SEGA自家設計的紅包袋,別捨不得打開,裡面可是有機會讓您中獎的喔! 除了稍微幫各位玩家們介紹今回有參與台北國際電玩展的遊戲廠商之外,今次在手機遊戲、VR遊戲以及PUBG的風潮也吹進了世貿一館內。在擁有廣大粉絲的支持之下,也成功了在自家攤位前,聚集了超多的粉絲。 小W編這邊簡單的幫大家帶過簡單的現場資訊,之後還會有更多更詳細的攤位介紹,Paper醬和色影屍也會帶給玩家們除了文章以外,用影片告訴玩家們最值得來試玩攤位!那就請玩家們稍稍等待小W編,準備為各位玩家們帶來更多、更有趣的台北國際電玩展報導囉! (01) (02) 產覽名稱:台北國際電玩展 展覽地點:台北市世貿一館(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展覽時間:2018年1月25日至29日(1/25-26為商務日;1/26-29日為一般民眾玩家開放) 展覽官網:
-
「幽靈」表示這次Intel終於「崩潰」了!暫勿更新以免無預警重新開機
自Google的Project Zero (俗稱GPZ)團隊於2018年伊始揭露當今處理器有「崩潰」(Meltdown)與「幽靈」(Spectre)的安全漏洞之後,各大硬體晶片組廠商、軟體廠商紛紛開始推出各種解決方案,以以嘗試彌平這次的「災難」! 有關於「幽靈」與「崩潰」安全漏洞,請參考以下專題文章。 -------------------------------------------------------------------------------------------------------- (01) (02) -------------------------------------------------------------------------------------------------------- Intel這次在裡面,列出了不少與這次系統漏洞相關的最新消息,以下是最新的消息更新。 ●:大意是:Intel已確定先前在1月11日所公佈的韌體更新會導致Broadwell和Haswell重新開機的根本原因,上週末也已經推出更新版本的韌體給策略夥伴們進行測試了,測試完成之後,就會正式發布最終版本。(編按:其實先前的版本,不只造成2013年Haswell、2014年Broadwell平台會重新開機,後續還有人回應說,連2011年Sandy Bridge、2012年Ivy Bridge、2015年Skylake、2017年Kaby Lake,甚至2017年底的Coffee Lake都有問題,會導致重新開機,等於是無一倖免)。 因此,Intel在中,特別說明這次事件的應對措施,並有建議作法。在1/22日的更新中,Intel建議OEM廠、雲端服務供應商、系統製造商,軟體供應商,和End User(一般消費者)「不要」下載目前最新的韌體版本(如BIOS更新、軟體更新等等),因為有可能導致Broadwell和Haswell平台不可預測的系統重新開機狀況。此外Intel更建議這些合作夥伴們,將測試重點擺在先前釋出的韌體更新版本。Intel期望在本週晚些時候,能夠釋出更多細節,並希望所有客戶能確保系統安全性,讓消費者對於系統安全無後顧之憂。對於這次更新策略的臨時中斷與改變,Intel副總裁暨消費性電腦事業群總經理Navin Shenoy先生,他個人也表示非常抱歉。他表示產品的安全性對於Intel本身、客戶和合作夥伴,以及他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他表示Intel內部正在加緊趕工以解決這些問題。一有新的消息就會馬上公佈周知。 綜合先前的說明,使用者安裝韌體更新後,效能影響僅6%而已。但由於使用Broadwell和Haswell處理器會有重新開機的狀況,因此若您是這兩種世代處理器的使用者,暫時先別安裝更新! 至於這些更新要到哪裡下載呢?主要就是要看你的電腦/主機板是哪個廠牌。這部份可參考各電腦廠商的消息公佈了! 例如:,可修復這次的安全性問題 由於後續有使用者與系統廠商反應,不只是Haswell、Broadwell平台會重新開機,就連Sandy Bridge、Ivy Bridge、Skylake、Kaby Lake,甚至Coffee Lake都遭殃,等於是Intel從第二代到第八代Core處理器都有可能導致重新開機的疑慮。因此若有必要,建議先安裝先前的韌體更新版本,否則還是暫時按兵不動,先別更新,等Intel發布最新的、確定沒問題的韌體(微碼)更新之後,讓其策略夥伴製作成最新版本的BIOS更新檔之後,消費者再去更新吧! (01) (02)
最多人點閱
- 捉對廝殺:AMD Ryzen 2200G/2400G VS Intel Core i3-8100/i5-8400
- Google Public DNS上網跑更快,用戶端趕快更換IPv4 DNS設定8.8.8.8與8.8.4.4
- AMD Ryzen 5 1600X實測開箱,6核心12執行緒戰神處理器再顯鋒芒!
- 光華商場的下一步,全世界都在看!
- 為什麼要換Skylake?Intel Core i7-6700K VS. Core i7-5775C VS. Core i7-4790K新舊處理器大戰!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重裝上陣,電腦精品機殼中的頂尖之作!
- NVIDIA GeForce GTX 1080磅礡登場,史上最強大PASCAL顯示卡誕生!
- 「浦科特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史上最強裸測機殼,聯力LIAN LI PC-T80裸測架!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Ryzen 7 1800X vs. Core i7-7700K vs. Core i7-6950X Extreme效能大車拼,AMD八核心銳龍戰神與Intel十核心愛妻之王跑分實測!
- WanaCrypt0r 2.0勒索病毒來襲,KB4012215更新程式與解毒程式下載安裝 – MS17-010系統漏洞攻擊救命仙丹!